第十四課 最後一片葉子
文體:記敘文
主旨:堅強的意志力和朋友的愛心,能激發生命的潛能。
大意:喬安娜得了肺炎,認為葉子掉下來時,自己的生命就會結束。好朋友蘇不斷鼓勵她,但喬安娜沒有信心。風雨過後,喬安娜看見最後一片葉子沒有掉下來,而有了勇氣戰勝病魔。這時才知道這片葉子是伯曼冒著風雨畫的。
課文結構:1.故事的背景:在美國紐約西區有一個「畫家村」。
2.故事的起因:喬安娜罹患肺炎奄奄一息,蘇廢寢忘食的照料。
3.故事的經過:(1) 喬安娜的想法:她認為自己會隨最後一片葉子掉落而離開。
(2) 蘇的做法和想法:她安慰喬安娜,但自己也無能為力。
(3) 風雨夜蘇和老畫家討論的情形:老畫家認為喬安娜不會被擊倒。
(4) 風雨夜過後,喬安娜想法的改變:最後一片葉子激勵她不要被擊倒。
4.意外的結局:喬安娜的病痊癒後,才知道那一片葉子是伯曼的傑作。
課文中展現了友情的珍貴:蘇和伯曼雖然貧窮,但對貧病交加的好朋友卻用心、用愛照顧。作者以高度的想像力,建構出伯曼為了給喬安娜信心,不顧風雨,在牆上畫了一片葉子,這片葉子竟激起喬安娜的求生意志並戰勝病魔。
也讓生命找到堅持的動力:有希望雖不一定能創造「起死回生」的奇蹟,卻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;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,卻不能沒有希望,因為,希望是生命堅持的動力。生命是有價值、有意義的,不可以隨便放棄。只要活下去,未來可能有著無線光景等著你。讓我們抱持一顆堅強的心,並開啟心中的勇氣之門,就像最後一片葉子一樣,克服萬難、戰勝一切。
句型分析:…假如…那麼…
定義:在一組句子中,前一句說明一種假設狀況,後一句說明在假設條件實現後出現的結果,稱為假設複句。
例句:假如她有更堅強的求生意志,那麼也許會出現奇蹟。
修辭分析:
A 譬喻修辭:
定義:是利用兩件事物得相似點,以彼方來說明此方,使描寫主題更容易聯想。
例句:喬安娜虛弱的聲音,像飄盪在空氣中的羽毛。
B 排比修辭:
定義:用三句或三句以上結構相似的句法,連接表現同範圍、同性質的意象。
例句:這些葉子看起來是那麼的柔弱、那麼的無依無靠、那麼的無所適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