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週作業
- 完成語文習寫簿(甲本)第一課 (6-11頁)
- 完成國語習作 第 4-5 頁。
- 熟讀第一課課文,下週課堂抽讀。
第一課 蚊帳大使
- 作者:陳麗雲
- 文體:記敘文(故事)
- 主旨:實現夢想,需要堅毅的勇氣與努力 不 懈 的鬥志。
- 課文大意:被稱為蚊帳大使的凱瑟琳來臺灣 演講,讓我們看見她向夢想前進的故事。五 歲的凱瑟琳得知在非洲平均每三十秒,就有 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。她不僅省下零用錢 買蚊帳送給非洲孩子,也開始在二手市場義 賣、做獎狀、演講四處募款。她還寄信和獎狀 給貝克漢,寫信給比爾蓋茲,成功募集了很 多愛心蚊帳。夢想的力量讓孩子救了孩子,把 不可能化為可能。
-
提問與反思
1.本課中凱瑟琳得知非洲的小孩發生了什麼事?她的心情感受是如何?
-
(凱瑟琳得知在非洲平均每三十秒,就有一個小孩因為感染瘧疾而死亡。她覺得很傷心,因為想到面對任何一個小孩死亡的樣子,又聯想到自己三歲的弟弟和同學。)
2.非洲會產生這問題的原因是什麼?
(因為非洲的蚊子很多,而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。而且要有一種用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,才可以保護人不被蚊子叮。但是這種蚊帳對非洲當地居民來說太貴了,他們根本買不起,所以,造成這樣的死亡速度。)
3.凱瑟琳採取了哪些行動?並獲得哪些改變?
(凱瑟琳採取了以下的行動:
⑴將學校的點心費和買玩具的錢省下來買蚊帳。
⑵在二手市場義賣舊書和舊玩具,希望募集的錢可以買更多蚊帳。
⑶自己設計獎狀,人們只要捐贈一頂蚊帳的錢,就可以得到一張獎狀,並影響著更多小孩加入設計製作。
⑷到教堂演講,募集更多買蚊帳的錢。
⑸寫信給比爾.蓋茲先生並感動了他,使比爾.蓋茲基金會宣布捐助三百萬美元給只要蚊帳協會。)
4.每年夏天都可見防治登革熱的宣導,登革熱與瘧疾相同都是經由蚊子傳播。而預防病媒蚊孳生的辦法,可以從生活環境著手,想一想,在生活環境的方面,我們可以如何預防蚊蠅的孳生?
-
(⑴清掃環境:定期留意室外是否有積水容
-
器,保持環境的整潔與乾燥,並且定期刷洗易積水的容器、避免蟲卵沾附,就能減少蚊蟲孳生。
⑵環境用藥:可在屋外四周、紗窗、紗門等處噴灑環保署核可的「環境用藥」,減少蚊蟲飛入家中的機會。
⑶防蚊工具:空氣流通處使用蚊香為佳;室內可使用捕蚊燈,寢室亦可加裝蚊帳防止蚊蟲叮咬。
⑷降低濕度:蚊子喜歡陰暗潮濕之處,因此,家中可多利用除濕機或空調降低濕度,也有助減少蚊蟲。)
5.在我們生活的周遭(可能是學校、家裡或社區)環境上有哪些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?
(以學校環境做舉例,發現垃圾量多,一次性餐具也多,尤其是吃完早餐後的容器特多。另外,樹下和廁所周圍蚊蟲特別多,常常在打掃的時候被叮咬。)
6.這些環境問題跟我們的身心健康又有什麼關係呢?
(病媒孳生:垃圾若沒有處理好,垃圾中的有機物質容易產生蚊蠅、產生惡臭,甚至引來蟑螂、老鼠等病媒,容易傳播疾病危害我們的健康。
環境汙染:生活中取得容易、使用方便的塑膠製品被大量運用於生活中,也因此製造大量的垃圾,這些垃圾掩埋後難以分解,若是焚燒則會產生有毒氣體,影響空氣品質與人體健康。還有許多塑膠垃圾已經流入海洋,海洋生物也常因為吃進塑膠垃圾而死亡,人們再吃這些被汙染的海洋生物,也會帶來健康的隱憂。)
7.我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解決或改變這些環境問題?
(⑴自己攜帶環保餐具和環保袋出門減少垃圾量,減少因環境髒亂而孳生病媒蚊蟲的機會。
⑵定期整理居家、社區環境。整齊的環境可避免產生病媒源傳播疾病,也會讓心情比較好。
⑶確實進行垃圾分類,並丟棄至集中的場所,減少垃圾汙染環境的機會。)
生活中的行動
1.定期清理積水容器,減少病媒蚊孳生,尤其是雨天過後特別要注意。
2.減少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和珍惜個人物品,以減少垃圾的產生。
3.分享健康的正確知識給親朋好友。